第六届道德模范表彰观后感 观看了《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一直萦绕着那些人,那些事。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我的内心,感染我的思想。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诚信。什么是无私奉献。他们正在用行动向我们诠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一次次被平凡的英雄感动的热泪盈眶。大家的美德善行,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这场盛大的表彰大会上,我印象最深的是方敬教授和黄大发同志。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内心里崇高的道德。作为第一位出场领奖的道德模范,典礼首先用短片的形式,讲述了方敬教授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只身回到宋庄镇任庄村助学扶困、教化乡邻,26 年倾尽 200 余万元积蓄成立“景清奖学金”,资助 260 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的感人故事。助人为乐,每天都会发生在我们周围,小善日积月累就会有所成就,同样的道理,助人为乐的人多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大不一样。大会给予方敬老人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致敬辞中这样写道:“善行无疆,你们帮扶伤病者,救济贫弱者,无怨无悔奉献着善良和仁爱,你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像黑夜里的灯,如冬天里的火,你们的胸怀宽广,你们的精神感人,向你们致敬。”方敬老人的事迹折射出时代的主旋律,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首位出场的是黄大发。20 世纪 60 年代起,他带领 200 多名群众,历时 30 余年,靠着锄头、钢杆、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 9400 米,地跨 3 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的鲜明体现。他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第 1 页 共 2 页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他不愧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楷模。 这些模范中有助人为乐的,有见义勇为的,有诚实守信的,有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