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25日在信丰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信丰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金龙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与《信丰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追赶进位、跨越争先”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现“八大突破、八个提高、八项进位”: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84亿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5%,增长15.6%;财政总收入突破6亿元,达6.103亿元,年度净增首次超亿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2%,增长19.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达4.242亿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6%,增长23.9%;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达30.5亿元,增长36.2%;农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达30.3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达58.8亿元,增长30.7%;出口总额突破1.4亿美元,达1.46亿美元,增长36.4%;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亿元,达76.33亿元,增长42.2%。与上年相比,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7.22%提高到7.27%;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78%提高到81.4%;二、三产比重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4.2:41:34.8调整为22:42.8:35.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31.7%提高到36.4%;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由63.7%提高到70%;城镇化率由40.5%提高到43%;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由95%提高到1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11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641元。财政总收入由全市第8位进至第6位;地方财政收入由全市第7位进至第5位,增幅由第15进至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全市第6位进至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由全市第3位进至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增幅由全市第8位进至第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全市第4位进至第2位,增幅由全市第3位进至第1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一)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抓项目、增投入成效显著。新开发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52个;积极向上争取项目200个,到位资金4.5亿元;争取市以上审批项目16个、用地指标1600多亩。推进实施项目74个,有11个项目竣工或投入运行,39个项目建设进度较快,完成年度投资16.63亿元,带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7亿元,增长31.1%。工业经济总量壮大、质量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总数达6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6.33亿元、利税5.37亿元,分别增长30.7%、42.2%、42.7%。四大工业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47.2亿元,增长44.9%,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1%。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6家,总数达20家,其中高飞数码突破8亿元;新增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家,总数达6家,其中纳税超2000万元2家。新开工建设项目26个,新增竣工投产项目28个,完成投资35.9亿元,增长34.2%。圣塔水泥、磊源永磁完成股份制改制和辅导备案工作。园区经济快速发展,新增入园项目41个,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增长39%;实缴税金1.5亿元,增长39.2%。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嘉定庄高-古陂枫树五万亩加工甜橙、大塘埠樟塘现代烟草、古陂凤凰山万亩油茶等基地建设加快,新发展各类规模种养基地23个,累计建成158个;新增脐橙面积8000多亩,全县果业面积达到30万亩;新造高产油茶林7000亩;蔬菜播面17.8万亩;甜玉米种植面积1.2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64万亩;生猪出栏71.8万头。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新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74家。农产品销售形势向好,价格大幅提升。在全市率先成立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新增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总数达176家,带动农户8万多户。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完成谷山-同年寨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创意策划方案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