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作业(行管111-2011122895-韩思思)1.查找关于“六度分离”和小世界的资料。(1)六度分离.“六度分离”是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交网络时提出的一个概念。该问题源于社会学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在1967年作的实验:“追踪美国社交网络中的最短路径”。六度分离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五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简单地说,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脉络中,任意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六度分离”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匈牙利作家考林西在他的短篇小说《枷锁》中就写到,两个陌生人最多通过5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但理论的提出和成形,还得归功于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斯坦利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最终系统地提出并证实了“六度分离”理论。现在,“六度分离”理论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少商人和求职的大学生更是将它作为认识朋友、扩展人脉的金玉良言加以实践。(2)小世界小世界现象(又称小世界效应),也称六度空间理论、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DegreesofSeparation)。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后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6个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2.网络新型的交流工具——微博和其他的信息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博客、SNS等)相比,其特点是什么?(1)发送信息的便捷性、快速性微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发送消息,国内微博网站已经同移动通信服务商绑定,用户可以通过无线和有线渠道更新个人信息。只要你想,不用电脑也可以与其他人互动,而且相对于短信的一对一形式,微博则是一对多或多对多,并且使用微博的资费比使用短信要低廉。(2)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微博的传播速度高于现在任何一种媒介产品,并且关注的人更多,时效性更强。微博预示着个体的力量不断放大,它在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上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直观、便捷、高效的传播,使微博大受青睐。(3)潜在的商业价值像微博这样基于博友的兴趣和爱好的平台也非常有利于团购类微博服务的发展。另外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也将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加上微博在消费信息传递方面的快捷性和精准性,一些微博手机电子商务应用,比如手机拍卖、商品秒杀、手机优惠券等都会较容易找到潜在的市场。综上所述,微薄的兴起再次验证了互联网的一个奇迹,互联网是一个无数奇迹诞生的地方,微博的兴起也是通讯类应用发展的结果,人们的高节奏生活造就了微博它以其低门槛、随时性、快速传播性和高互动性等特点,迅速成为人们的宠儿。个人认为在未来微博服务必将更加完善,而微博也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什么是社交网络?结合人人网实例,分析人人网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性?并对社交网站和博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1)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SocialNetworkService)。(2)你可以在人人网这个平台上找到你的同学、朋友、家人,当然前提是建立在他们都在这个平台上注册信息了,甚至系统自动匹配到跟你相关信息的朋友,最后你做决定是不是要与他、她成为朋友。这些就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交性。(3)社交网站和博客的不同之处:社交网站和博客的相同之处:都是为了方便与人联系。都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