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后料隧道出洞安全方案与后沟干渣坝安全生产方案汇编后料隧道出洞安全方案一、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后料隧道起讫里程为 ZK7+170-ZK7+312(YK7+172-YK7+305),全长142(133)m。沿途地质围岩节理发育,风化极其严重,埋深很浅,净距小,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针对 V 级围岩的破裂及浅埋等因素的影响出洞采纳侧导坑人工开挖施工,从而减少对进口处围岩的扰动。1.2工程地质隧道区属剥蚀丘陵地貌,隧道一般高程介于 95~150 米之间。进口侧自然山坡坡度 60~70,地势相对较陡,山坡植被不发育。出口侧自然山坡坡度 20~30,地势相对较缓,山坡植被稍发育。隧道区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坡积土层(Qd1),下伏基岩为三叠系文宾山组石英细砂岩(T3w)及其风化层。具体地层为:坡积粉质粘土:褐黄色,湿,硬朔,稍湿,以粘粉粒为主要,含约 25%的砂土,干强度中等,切面粗糙,韧性中等。全风化石英砂岩:褐黄色,灰褐色、原岩结构已不可分辨,原岩矿物已风化成次生粘土矿物,岩芯呈坚硬土状。砂土状强风化石英砂岩:灰白色,灰红色、原岩结构已完全破坏,原岩矿物已大部分矿化,岩芯呈砂土状。第 1 页 共 1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碎块状强风化石英砂岩:灰黄色,灰红色、风化强烈,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裂,岩芯呈碎块状,岩石坚硬。二、总体出洞方案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后料隧道先行洞(右洞)进口端出洞拟采纳单侧壁导洞单口掘进贯穿施工方案。(1)进口端山体经实际量测坡度 45~50 度,地势相对较陡,且进口侧下方有一县道,车流量较大。因受地形限制、修筑便道十分困难、安全隐患较大等因素影响,开辟工作面干扰大,运输条件差,材料机具进场困难,制约着工程的正常施工。(2)隧道较短,左洞 142m,右洞 133m,不是本标段的工期控制工程,在合同工期内能够按时贯穿。(3)进出口同时掘进需配备两套施工机械,且需对洞口风、水、电、便道等临时设施进行建设,极大的增加了工程投入。三、进口端防护方案3.1洞口坡面防护明挖施工段边坡以及成洞面、洞顶仰坡进行锚喷防护。22 砂浆锚杆长度 3.5m,间距 120x120cm;挂单层 8 网片(网格 20x20cm);C20喷射砼厚度 10cm。坡顶设截水沟+2m 宽碎落台。成洞面护拱完成后及时回填反压,稳定仰坡。3.2进口段陡坡防护隧道进口端正下方有一条县级公路,日常车流量较大,小导洞出洞后在该处开辟施工场地。由于自然地面坡度极大,正常施工时极易出现坠物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