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器材损害、车辆损害急救措施与四川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汇编器材损害、车辆损害急救措施当损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通 120 急救电话和主管,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一)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二)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三)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临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 20 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四)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五)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临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六)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七)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抢救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第 1 页 共 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川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高速公路包括**隧道共两座隧道。**隧道左线长 509.566m,右线长 530m。隧道最大埋深约 128m,**隧道左线长 649m,右线长 618m。隧道最大埋深约 114m。1、地层岩性隧址山体位于碎屑岩分布区,围岩属半坚硬岩石工程地质岩,Rb=17MPa。组山体地层由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群第二段(S2lr2)组成,岩性为粉砂岩、砂质页岩及页岩互层,呈灰~深灰色,夹灰白色,片状层~薄层状构造,局部夹中厚层状石英粉砂岩。属软硬岩互层地层;隧道围岩为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互层。隧址山体覆盖层主要是残坡积层(Q4dl+el),深黄色,沙眼页岩成份,有的已风化成土,含砂岩角砾,充满粘性土,主要分布在进出洞口山坡及坡脚,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 5.1m。2、地质构造隧址地质构造上位于黔江向斜北西翼,岩石为单斜缓倾,岩层走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地质构造条件较好。根据工程地质分区,属于平缓褶皱半坚硬岩石区;破坏岩体完整性的因素主要是 2 组垂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