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中心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规划 生产制造中心 xx 年工作总结与 xx 年工作规划 在整个国际国内市场形势不够乐观的环境下,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就生产制造中心来说,我们要把对市场的危机感体现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去,提高生产掌控能力,提高效率,降低损耗,在生产环节全力保证客户的订单补单能够及时出货。 回顾生产制造中心 xx 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进展: 1.生产制造中心 xx 年产量比 xx 年提高 1.2 倍,人均从 7.5件提升到 9 件左右,超越了当时预定的 1.1 倍的目标。 2.通过精细化管理,制定一系列控制卡,对生产制造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从执行结果来看,虽然有些控制卡还需完善改进,但车间日清工作、后道回修、“6s”等改善明显,生产管理看板的运行也使生产部每天可以直观看到各班组效率,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改进。 3.品控部的品质控制,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环节,控制得更为完善,品质的数据更科学与客观,并有针对性,如不良率、线毛、违规率等等。 4.技术 ie 部通过模版改进、普及,ie 流程中转款、清尾的加快,提高了生产制造中心的产品加工能力以及快速周转能力。转款时间基本控制在该款工时的 3.5 倍以下。比起往年,进步明显。 5.测时部标准工时数据搜集工作已完成,并已整理出各品类的标准工时基本框架。 当然,xx 年生产制造中心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改进,如车间员工流失率太高,冬装计划完成有拖延,精细化管理中有些控制卡执行后效果不明显,车间有些班组效率低下等等。 xx 年,生产制造中心主要针对上述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生产产能争取 xx 年比 xx 年再提高 1.05 至 1.1 倍,具体来讲,即从人均 9 件提升到 9.5-10 件之间。 第 1 页 共 2 页 2.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层管理团队建设,开设试点并推行包括工会小组长在内的核心领导小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团队服务能力与沟通能力,让员工工作生活更和谐、稳定。 3.完善现存的各类流程控制卡,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流程继续进行整理规范,使精细化管理更深入生产各环节。 4.生产效率提升方面。①逐步在车间开始试行标准工时,公开工序工价,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②培训标准动作,提高员工技能,减少动作浪费。③技术 ie 部的工作流程更为独立。封样等产前准备工作提前,工价提前到上线前。制订更为科学统一的节拍模式。④对自动智能化设备的接触与学习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