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历年试题测评第二节剩余价值理论一、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资金、资本 ) I客观题1G— W— G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资本总公式 (2007年) 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2009年)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2010年)Ⅱ主观题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2001年)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I客观题1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1991年 ) 2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1992年) 3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1992年 ) 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1999年) 5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二因素原理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D劳动二重性原理(2000年) 6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000年) 7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