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难经》心得VIP免费

读《难经》心得_第1页
1/18
读《难经》心得_第2页
2/18
读《难经》心得_第3页
3/18
读《难经》心得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从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第一难,讲脉诊位置:独取寸口,还讲了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 脉象指手指所感受到的脉搏跳动的形象。正常脉象是一息四至或五至。气论是中医的渊源,以功能为主,着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对自然条件下的生理病理观察。“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寸口为两手腕部腕横纹下方,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明显之处,是进行脉诊的部位,包括寸、关、尺三部。《素问》,理论中独取寸口依据有二,其一,非为最高,且受五脏六腑之气所熏蒸,寸口是肺脏经脉的道路,故寸口亦为五脏六腑之道路;其二,肾纳水谷,化生精微,上传于肺,通过肺的输布治节,五脏六腑,皆受其气,因而百脉朝会于肺,寸口为肺经脉气的道路,所以取寸口可察脏腑的病变。 实践很困难,忘记关联,忘记诊脉感觉,判断不出是什么脉。位置也很难找,虽说是 6 个点,但到底不同的人按哪个点,轻重如何,诊出的脉又如何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脉,记录总结不起作用,脑子里全是问号。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要略脉经,解剖等等一盘杂,左抄一点有抄一点,集成了论文,只有手写版的,电子版的讲不清楚。虽深入的不知道,但入门知识得去学习掌握。诊脉时先中指按在高骨处,作用是定大概位置,我理解是在手骨头突起的地方。诊脉时得虚心冷静,集中贯注,同时让受诊之人心平气和,诊后及时做记录,写下感觉,写下受诊之人当时体征,如脸色高矮胖瘦等等,发现病时问下小便。第 1 页 共 18 页我诊时感觉就是乱,一会很急过会滑脉象洪大。古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心中知识很乱。当下晚秋,脉在肤,轻虚似浮,来去急缓,轻而如毛,此为平脉。 左手寸处,当有洪大脉象,用 6 粒黄豆的力度,诊心和小肠的,五行中的火,开窍于舌。 左手关处,弦而急来时柔远而直长,12 粒黄豆力度,判断肝和胆的,五行的木,开窍于目。 左手尺处,沉濡而滑,重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难经》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