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 2001 年加入 WTO 以后,我国保险业无论是在主体与队伍建设、业务规模、保险中介、保险监管与法律建设还是保险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保险市场中的信息的不对称。2.我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研究中,通常假设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在这种完全信息市场中,所有参与者都免费使用市场信息,市场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在现实市场中,市场交易双方都拥有着不为对方所知晓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现象是一种普遍、长期、大量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梅耶森(Myerson,1991)主张把保险市场的不对称信息简单分为两类,即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2.2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体 保险经营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因各自所处的地位、信息交流的愿望、拥有的资源和保险知识等差异,造成对方希望了解或本来能够了解的信息不能为对方所了解,从而形成保险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市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险人与市场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险人与保险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此,我们主要研究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3 投保人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2.3.1 投保人的逆选择保险的特性容易让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较差或危险性较大的人,积极投保,身体状况健康或危险性较小的人,较不急着投保,这种倾向,称为逆选择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于危险之选择观点不同,保险人选质优,或无显著不良危险之标的给以承保,而被保险人则选择对本身有利的情况。一般而言,任意保险较易生逆选择,强制保险较少逆选择现象。2.3.2 投保人的道德风险投保人的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于保险市场中,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同时也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意识的骗赔行为所导致的道德风险。例如 ,财产保险中常有故意沉船、故意制造车辆肇事、故意纵火等欺诈行为(2)滥用保险导致的的道德风险。在保险市场上,尤其是医疗保险中大多数投保人并不以欺骗方式获得保险利益,而是在保险合同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使用超过治疗所必需的医疗服务,反复上医院进行不必要的检查,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损失。(3)投保后防灾投资意识的淡薄所导致的道德风险。例如,投了汽车保险的被保险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