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造纸植物纤维化学成分与纸张耐久性一、 纤维素(cellulose)(一)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是由若干个 ß-葡萄糖(ß-glucose)脱水聚合形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前一个ß-葡萄糖上 C1的(-OH)和后一个 ß-葡萄糖 C4上的(—OH)脱去一个 H2O,以氧桥即甙键(—O—)相连。纤维素分子式(C6H10O5)n,其中 C6H10O5为葡萄糖基(glucosyl),n 为聚合度,n 表示纤维素长度。n 越大,链越长,甙键越多,纸张纤维耐久性越好。1.纤维素的形成两个化学反应:植物体内光合作用(photosysthesis)生成葡萄糖(单糖化合物),ß-葡萄糖脱水聚合(polymerization)生成纤维素(同种单糖聚合而成的均一多糖化合物)。 6CO2 +6H2O 光 C6H12O6 +6O2nC6H12O6 脱水聚合 (C6H10O5)n + nH2O 2.纤维素的结构特点与纸张耐久性(1)纤维素的直链结构有利于纸张耐久性直链分子之间容易靠近,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大,耐久性好。(2)纤维素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hydrogen bond),有利于纸张的耐久性氢键的形成,纤维素分子间成千上万个氢氧基靠近到 2.6nm 的距离内时,一个纤维素分子链上(-OH)中的 H 原子与另一个纤维素分子链上(-OH)的 O 原子互相吸引形成氢键。靠静电引力相结合(OH······O)。氢键以虚线表示。分子链越长,氢键结合越多,键能总和越大对纸张强度贡献越大。结晶区(crystal lattice)的形成:由于氢键的作用,若干个纤维素分子排列整齐有序,相互靠的很近,形成的结晶状态称为结晶区。结晶区内有害物质和水分难以侵入,纤维素分子不易产生有害反应,提高纸张耐久性。结晶区(稳定区) 非结晶区(不稳定区)(二)纤维素的性质1.溶解性(solubility)常温下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溶解性能稳定。2.纤维素水解(hydrolysis)纤维素水解反应概念:纤维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水分解反应, ß-葡萄糖1.4 甙键(C1—O)断裂,水分子加入,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即水解纤维素(hydrocellulose)的过程。影响纤维素水解的因素有: 水分(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酸的催化能力与种类、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温度、纤维的种类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危害:分子聚合度下降,分子间范得华力和氢键作用力减小,纸张机械强度下降,耐久性受损。3.纤维素氧化(oxidation)纤维素氧化反应概念:纤维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上的—OH 被氧化剂氧化生成含—CHO、—CO、—COOH 等,生成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氧化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