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一堂有效的阅读课郭城驿镇中心小学 王金霞语文教学中如何上一堂有效的阅读课,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和参加教研活动,总结积累了一点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目标是前进的航向灯,是放矢的靶中心。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为我们确定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指明了方向。如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这一课的语文性本体目标,应是在诵读品味文本语言美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具有落花生品格(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学习多角度(对花生好处的谈论部分)、多修辞手法的状物方法。而不能把花生的特点和桃子、苹果、石榴的外形特点的不同作为本课的最终教学目标。应引导学生通过把花生的特点同桃子、苹果、石榴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落花生的品格,进而联想到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进一步明白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借物喻人。语文课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独特形式,并学习迁移运用文章典型的语言和语表形式,从“形式—内容—形式”走一个来回,明白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二、阅读要有层次“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朗读,应该是一个从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过程。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读,应该对于每一遍的读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生也就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读,也就对读感了兴趣,才能读得津津有味,才能把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内化。在教学说明文《太阳》一课,出示课文一到三自然段,一读,让学生说说这三段写了什么(整体感知)。二读,让学生说说发现了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趣(发现形式——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太阳的特点)。三读,教师读,并故意漏下某些词语,如“差不多、估计”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漏下(明白用词的准确恰当等)。四读,学生品读。(读出语言文字的美)这样的教学,从感知、品析、体验、到品读层层递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逐步推进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发现“言语秘密”,达到言意相生。三、质疑要紧扣课时目标“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新课标也特别提倡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课之前,教师应该都有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