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 专业课考试大纲——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机械化概论》Ⅰ 考查目标系统地考察考生对农业机械化宏观发展状况的认识,以及农业机械运用与管理,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和养殖业生产机械化的相关知识。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1)农业机械化宏观状况 20%(2)农业机械运用与管理 30%(3)种植业生产机械化 30%(4)养殖业生产机械化 20%四、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2)简答题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3)计算与论述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Ⅲ 考查范围一、考试内容农业机械化宏观状况,农业机械运用与管理,种植业生产机械化 ,养殖业生产机械化二、考试要求第一章 农业机械化宏观状况1.1 农业机械化的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农业生产机械化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销售推广、运用维修,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微观与宏观管理。农业生产机械化一般是指种植业的生产机械化,广义的则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前、产中及产后的机械化,亦即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过程及产前准备和产后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等的机械化。1.2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2.1 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1)起步阶段(1949~1957 年)(2)探索调整阶段(1958~1965 年)(3)快速发展阶段(1966~1980 年)(4)体制转换阶段(1980~1995 年)(5)市场导向阶段(1996~2003 年)(6)依法促进阶段(2004 年至今)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生产规模小,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低。(2)幅员辽阔,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区域差异。(3)人均资源短缺,机具利用效率低,机具配备不合理。(4)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