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划为有效开发利用我省生物质能资源,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陕西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划(2007~2020)》。一、我省生物质能资源情况(一)生物质能资源分类及潜力我省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常年可利用总量约 1100 万吨标煤,其中:秸秆、林业废弃物等能源作物占 74%;畜禽粪便和城镇垃圾占 26%。我省可收集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种类如下:1、能源作物。主要有薯类、甜高粱、油葵等。薯类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土豆种植面积约 429 万亩,产量约 441 万吨,50%以上的资源集中在榆林市;红薯种植面积约 20 万亩,产量约 26 万吨,主要集中在渭南、汉中地区。2、农作物秸秆。我省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棉花、油菜、油葵等作物秸秆,常年总产量 1600 余万吨。其中,小麦秸秆约 650 万吨、玉米秸秆约 800 万吨、水稻秸秆约 100万吨、棉花秆约 50 万吨。小麦、玉米、棉花秸秆的三分之二分布在关中,水稻秸秆 80%分布在汉中和安康。从发展趋势来看,秸秆总产量基本稳定。3、畜禽粪便。全省现有养殖场、养殖小区约 1100 多个,加上农户散养,大家畜存栏总数约 340 万头、猪约 1160 万头、羊约 930 万只、家禽约 7685 万只,年产畜禽粪便总量约 5000多万吨,其中可规模利用的畜禽粪便总量约 800 多万吨。4、林业及其加工剩余物。全省林地总面积 1.14 亿亩,抚育间伐剩余物、经济林修剪枝条、薪炭林平茬等常年总量约1860 万吨,可利用总量约 515 万吨。 其中,渭北旱原及关中平原果区修剪枝条约 230 万吨;陕北薪炭林、防护林等受政策保护,林木剩余物按可利用 15%计算,可收集量约 80 万吨;秦巴山区天然林资源储量较大,但受自然条件及政策限制,回收率低,按可利用 15%计算,可收集量约 150 万吨;木材加工废弃物7 万多吨,可全部收集利用。5、木本油料能源林。我省主要有黄连木、文冠果、油桐、漆树、乌桕、花椒、油茶等树种,遍布全省,集中分布在秦巴山区和渭北黄土高原,总面积约 685 万亩、年产果实总量约 36万吨,可收集利用量在 50%以上。我省现有 2000 余万亩宜林地和荒山荒坡,尚有很大发展潜力。6、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我省主要有果渣、有机废水等。果渣是一种可转化为燃料乙醇的生物质资源。仅据 20 个苹果汁生产厂统计,年产鲜果渣约 135 万吨,主要分布在渭南、咸阳地区,分别占总量的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