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利水电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了解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及水文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审查的方法,掌握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年径流、设计洪水、水库兴利调节、水电站水能、防洪调节的计算及水库调度基本方法。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能够根据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的方法,在不同资料情况下,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从事年径流、洪水、水能及兴利的计算,能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进行规划布置。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水电站开发方式等宏观概念。2、理解水文现象及水文,水利计算相关概念。3、掌握水文分析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能进行年径流、设计洪水分析、水库兴利调节、水电站水能、水库防洪调节的相关计算。4、能够利用有关知识进行水电工程的规划和布置。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绪论 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水文现象及其研究方法(3)本课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了解水资源、水文、水利水能规划的概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开发利用(2)理解水文现象特点及其基本研究方法重点难点:认识到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规律性和地区性。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水文分析的技能,逐步培养同学们的理解水文现象能力。(二) 水文循环及径流形成 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循环规律(2)河流与流域的概念(3)降水的形式及点面雨量特性分析计算方法(4)蒸发与下渗的物理过程及规律(5)地面及地下径流运动规律(6)径流的表示方法和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教学要求:(1)掌握流域的(F,L,J)等特征值。掌握径流的计算方法,度量单位,以及水量平衡方程。掌握平均流域降水量计算方法。(2)掌握蒸发和入渗的自然规律,熟悉下渗能力曲线。(3)了解水文循环概念。理解其循环机制。掌握径流形成物理过程以及特点。重点难点:水文循环由大、小循环组成,水量平衡方程。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水文要素认识及分析的技能,逐步培养水文资料整理的能力。(三)水文资料的收集 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水文测站。(2)降水与蒸发的观测(3)水位观测。(4)流量测验。(5)泥沙测验。(6)水文调查即水文资料收集教学要求:(1)掌握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