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量效曲线及竞争性拮抗剂的 pA2 的测定[适用对象] 药学、药剂学专业[实验学时] 3 学时一、实验目的学习激动剂量效曲线的测定方法,计算竞争性拮抗剂的 pA2值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药物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相应增加。以效应为纵坐标,剂量的对数值为横坐标,可绘制出对称的“S”型曲线。本实验选择对 M、N 受体有兴奋作用的乙酰胆碱(ACh),应用蟾蜍腹直肌为标本(含 N2 受体)进行实验,按累积浓度进行实验,观察 ACh 剂量的增加,肌肉收缩效应的变化,从而绘制量效关系曲线。三、仪器设备动物:蟾蜍 1 只 器材:氧气瓶、器官浴槽、铁支架、双凹夹、肌张力换能器、蛙板、探针、100μl 微量注射器、10ml 注射器、手术剪、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丝线、计算机 试剂:10-4~10-1mol·L-1 乙酰胆碱,10-3mol·L-1 筒箭毒碱,任氏液 四、相关知识点本课程知识点: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拮抗药、竞争性拮抗、传出神经药物作用机制、量效曲线、pA2多课程知识点:受体学说、计算机操作、数学计算五、方法与步骤 1.实验装置的连接:①通过进水口对恒温槽内供水至红线处,接通电源。按下加温开关,使恒温在 37℃。②排液口用橡皮管连接到水杯,将任氏液装入浴管内,调节气泡至每秒 3~4 个。③将张力换能器固定,使其对准浴管的上口。2.标本制备与固定:取蟾蜍一只,断头处死,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直肌。在耻骨端及胸骨端,各以细线结扎,并自腹白线将两片腹直肌分离。将剪下的腹直肌标本,其一端固定于标本板固定钩上,迅速移至含有 10ml任氏液的器官浴槽中,通入混合气体;另一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调节微调器,使标本负荷 1g,平衡 0.5h,平衡期间每间隔 15min 更换一次营养液。 3.给药方法及曲线描记 按半对数摩尔浓度累积给药法,依次加入激动剂 ACh,其方法见表:原 始 浓 度 ( mol·L-1)抽取量(μl)浴槽终浓度(mol·L-1)10-5101×10-810-5203×10-810-5701×10-710-4203×10-710-4701×10-610-3203×10-610-3701×10-510-2203×10-510-2701×10-410-1203×10-410-1701×10-3………… ……按上述方法给药,当达到最小有效浓度后,每加一次药,将出现一次收缩,待收缩反应达最大时,立即加入下一剂量,直至加药后收缩反应不再增加,即达最大效应,即描记出 ACh 的量效曲线(第一条量效曲线)。连续用 10ml 营养液冲洗标本两次,再每间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