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12.1.1 工程概况北京市灌区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位于东北部,属于永定河冲击平原。干渠自小红门污水厂至白塔闸的渠道为干渠、姜凤支流、二支渠、三支、四支及小龙河建筑物、及四个调蓄深度净化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 5m3,规划灌溉面积万。主要建筑物包括闸座、倒虹吸座、泵站座、跌水座、桥座等,工程共需完成土方开挖万、土方回填万,清淤万,清垃圾万,混凝土万,钢筋,砌体万等。12.1.2 交通条件地处北京市南郊,场外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场内大多数干支渠有土路人可以通行,需修建施工临时道路;部分渠段有车行土路,需要改建为施工临时道路。12.1.3 工程布置特点灌区污水截污汇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沿线小量污水在附近村庄建污水管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及干渠两岸拆迁完工后进行施工。干渠线路:小红门污水厂生产的再生水,经压力管道,沿规划的庞殿村公路西行至总干渠边,经消能后拐入总干渠。 其中总干渠起始于小红门引水渠首(桩号+),终止于与小龙河交汇处(桩号+),总干渠道长 30.381km,设计流量 5m3。干支渠上建筑物座。本灌区涉及范围广,渠线较长,工程布置比较分散,水闸、泵站、倒虹吸、桥、跌水等建筑物较多。12.1.4 水文气象和地质条件12.1.4 水文气象条件灌区属中纬度暖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灌区内年平均气温 11.5℃,最热月份在月,月平均气温25.9℃,最冷月份为月,月平均气温-5.0℃,年最高气温 42℃,年最低气温-10.3℃。全年无霜期为~天,最大冻土深度 80c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雨量 538.3mm,主要集中在~月,占全年降雨量的;汛期降雨量为 232.5mm,占全年降水量的。全年平均风速 2.6m,最大风速 21.9m,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本区降水量特点是:① 地域分布不均。由于受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全年降雨量在地区分布上有所差异。其变化率大致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据~年的资料分析,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 524.6mm,南部为 434.1mm,南北相差 90.5mm;② 干旱年多于丰水年,雨量偏少。在年的资料中,旱年占,偏旱年占,丰水年、偏丰年共占;③ 降雨的年际变化大。在历史上最大年降雨量是年,为 1057.5mm,最小降雨量在年,为 261.8mm,最大与最小相差倍多,雨量悬殊;④ 季节分配不均。在一年四季中,、、月(冬季)占全年降水量的,、、月(春季)降水量占,、、月(夏季)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