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误区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路人,是教育学生做人、学习、生活的指向标。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因此,加强班主任的素养,提高班主任的能力,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误区,非常重要。然而,正是班主任工作的琐碎,繁杂。才正是检验班主任在工作中的韧性、修养、道德素质及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我们的每位班主任工作者,自从担任班主任的那一天起,都想把工作做好。可有时,就因其在韧性、修养、道德素质及工作能力上的不足,而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事与愿违,走入误区。误区 1.只注重学生学习,不注意学生做人: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最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始终把学生的做人放在第一位,这是创造良好班风,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忽略了这一点,班主任工作十有八九,难有作为。个别班主任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了知识,提高了成绩,就是一个好学生。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实在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而不能概括一个学生的全部。然而,往往就有这样一些学生,自以为自己学习好,就可在班里大呼小叫、呼风唤雨,呈现出一副自私、贪婪、任性、刻薄,目中无人的情态。即使这样,个别班主任对此不仅不去加以制止,正确引导,而仍然是百般呵护,事事迁就,以致最终养虎遗患,不可驾驭。这种只注重学生学习,不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方式,到头来只能是:百倍“关爱”无回报,一江春水向东流。误区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班主任是执行学校方针和决策的主体,同时,又是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主人。但是,个别班主任在执行学校方针政策方面,却坚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结果,使其在班级管理中,弄的学生云山雾罩,无所适从,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以获得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有甚者,班主任带头或明或暗与学校的方针、决策对着干,使学生容易效仿其做法,养成易急躁,好冲动的毛病。并且使学生把撒谎、骗人当成对付家长、班主任及老师的武器,这样的育人难道不是一个班主任工作的失败和为人的可悲吗?结果无它,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误区 3.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的情态举止,在学生面前必须做到率先垂范。个别班主任言不由衷、言过其实,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对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