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我国金属资源状况 我国虽然拥有品种较为齐全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但储量并不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行新一轮资源评价之后,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的矿产储量大大缩水,可利用储量大幅度减少,铜等金属的储量比原来公布的减少一半以上,铝的可采储量仅为原来公布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均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内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不足,无力支撑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的需要,因此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对进口矿山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2001 年铜精矿的进口量超过 220 万吨(实物量,以下同);氧化铝的进口量达到 335 万吨;铅精矿的进口量为 30 万吨;锌精矿的进口量超过70 万吨,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有色金属矿山原料进口国。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对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长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必须在开发利用国内外原生矿产资源的同时,加大回收利用国内外废杂有色金属资源的力度。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大力开展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是实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国内有色金属矿山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铜铝、铅、锌、金、银等大部分有色金属均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能够反复循环使用,而不影响使用性能,这是有色金属与高分子合成材料、木材、水泥等相比具有的突出优势。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可以大大缓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明显降低有色金属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铝为例,首先,一般认为用铝土矿生产一吨原铝,大约要用两吨氧化铝,而生产一吨氧化铝需要大约两吨铝土矿,也就是说,生产一吨原铝至少要消耗四吨铝土矿资源。当前全球原铝的年产量约 2500 万吨,年消耗铝土矿超过一亿吨,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地球上的铝土矿资源就会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枯竭。如果人类消费的铝能够回收利用,只要回收利用量达到产量的二分之一,每年就将减少铝土矿消耗量约 5000 万吨,这对保护全球铝土矿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次,利用废杂原料生产一吨合金铝锭与用铝土矿原料生产一吨原铝锭相比,可以节省1∕395%以上的能源消耗。据有关资料统计, 每生产一吨原铝锭需要消耗能源213.2TJ(电能约占 82%),而生产一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