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 XX 县区委党校刘淑莲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读书要有鉴别,最好读经典。读一本经典能抵得上读几十本普通书籍。"夜阑有梦书为枕,读到更深换天晓。"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床头必放一本书,诸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外名著》、《我的诗词与人生》、《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等等,都是我的床头佳品。当生活遭遇挫折、困难时,它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就是一种力量,它与我共同度过每一段悲伤与喜悦、失败与成功;它又像黑夜里的灯塔,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励我勇往直前。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读了 2017 年祝勇所著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书中作者选取了故宫收藏的宋元明三个朝代的艺术藏品,以书法、绘画及人物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史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反映了苏东坡的传奇人生。读完此书回味悠长,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苏东坡。 一、可敬旷世全才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个全能型文化巨人。在诗歌领域,他与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代表;在词的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公认豪放词派开创者及代表;在散文方面,他与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代表,欧文如潮水,苏文似大海;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北宋四大家,他排名第一;在绘画方面,与表哥文同称为湖州竹派代表;在哲学方面,北宋三大派:官学、洛学、蜀学,他是蜀学代表;在史学方面他英才绝识,颇有见地。我想作为一个人,如果能取得这七方面其中任一领域的成就,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很不寻常了。苏轼在 19 岁时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最高分,名动京师。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几起几落,生死未卜,人生沉浮,情感忧乐。青年时代的他,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中年时代的他,搏击风雨,越挫越勇。老年时代的他,达观淡泊,笑傲人生。他的人生经历可谓可爱、可敬、可崇、可拜、荡气回肠,精彩绝伦。他身上凝结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法国《世界报》,在第 1 页 共 10 页全球范围内评选公元一千年代的十二位"千年英雄",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代表。 二、为政心系百姓的苏东坡 纵览《习近平用典》一书,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的诗文。2012 年,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物心先腐,而后虫生",2014 年,总书记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引用"博观而约取,厚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