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脊椎动物学 野外实习报告姓名:夏雪梅班级:生物科学 2010 级 1 班学号:201011140135指导老师:胡杰 杨志松 廖文波一.前言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是脊椎动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1实习,我们可以巩固课本上的知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只有通过切身实际的考察,才能了解更多的自然环境的状况。同时,野外环境也是我们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好时机。我们安排了 7 月 5 至 7 号进行脊椎动物学的实习。实习时间很短暂,因此,我们格外珍惜此次实习机会。二.实习地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缙云山,雄峙重庆市北碚区 嘉陵江 温塘峡畔,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缙云山总占地面积 76 平方公里,海拔350 米—951 米,山间早霞晚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观云雾之奇,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2)土壤缙云山土壤分为黄壤和水稻土两大类,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黄壤大类又分为黄壤和黄泥土两亚类,二者各有一属,即冷砂黄壤土属和冷砂黄泥土属,其中冷砂黄壤土属有 6 个土种,冷砂黄泥土属有 4 个土种。水稻土大类只有 1 个亚类,1 个土属,3 个土种。缙云山的矿藏以煤为主,并有少量铁矿等。其煤层主要分布在缙云山西北面的蔡家沟、杨泗沟、双河口、黄焰沟及东南面的么店子、水马门、麻林坝一带。据统计,1926~1933 年.宝源煤矿公司在缙云山采煤,最高年产量达 125085 吨。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面的火烧山、舵鼓石及公路沿线一带,1958 年.曾以此山铁矿炼铁。。23)气候与降水保护区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 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 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3.1℃,极端最高温 36.2℃,极端最低温-4.6℃,>10℃年积温为 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 87%,水汽压年平均 14.9 毫巴;年平均降水量 1611.8 毫米,最高年降水量 1783.8 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 368.0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