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研讨心得体会 徐世亮 开展结构化研讨以来,我们在集中学习后每月一个主题进行了认真地结构化研讨。通过一年多的结构化研讨,我们小组的成员们普遍感觉聚焦问题一次比一次有针对性、分析原因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入、解决措施一次比一次切合实际,大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得到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开展结构化研讨,成为我们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新途径。总结整个结构化研讨的过程,我有以下体会: 一、新常态要求新思维,结构化研讨是训练思维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常态,各级政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我们面临的管理环境也日趋复杂,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身在基层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维观念,创新学习方法,逐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科学管理需要。应该说,目前乡镇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现状滞后于社会需要,改进我们思维学习方式迫在眉睫。结构化研讨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学习方法,对进一步加强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共同促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思维催生新方法,结构化研讨是锻炼能力的武器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引导员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帮助小组成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为组织开展好每一次结构化研讨,作为组长和引导员确实需要下一定功夫。 第一,要引导好共同聚焦的问题。研讨的主题一般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围绕主题,大家都有各自关注的问题。在结构化研讨的过程中,引导大家的思考和聚焦出共同关注的问题,是研讨成败的关键。我感觉好的聚焦题目,有助于下一步研讨的顺利进行。题目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大家开动脑筋、见仁见智。题目过大,则易于空谈;题目过小,则囿于思维。 第二,要引导好问题原因的分析。聚焦的问题一经确定,就一定要引导和鼓励成员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体会加以分析原第 1 页 共 11 页因,避免在原因分析中出现空洞、泛泛地讨论是关键。有些人总喜欢用学习不够、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创新、制度不健全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来措辞,使得每次研讨几乎一个脸面,这样就容易使研讨走了过场。 第三,要引导好解决问题的措施。我认为,只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得准、分析得到位,对应着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是比较容易的。当然,解决的措施也要切合我们工作生活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努力、通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