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调研报告[定稿]一、质监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持续开展,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是,由于人员素质、体制、机制及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质监干部队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仍然还存在,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质监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随着质监部门职能的充实、调整,质监队伍也逐步发展壮大,质监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同志自觉抵制腐败行为的意志薄弱。其次,基层质监部门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心理失衡、思想偏差、行为脱轨,有些人员存在庸、懒、散问题,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二)廉政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还需增强。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廉政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方法简单、形式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不能有效消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对质监人员的影响,致使有些人耳濡目染,慢慢丧失了应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操守,公仆意识和自律意识日益淡薄,忽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对不正之风由看不惯到习以为常,从被动接受吃请受礼到收受贿赂、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走上犯罪道路。(三)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够到位。近年来,各级质监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践中,有的规章制度并未真正得到全面执行,有的形同虚设,有的操作性不强。如在检验工作中,由于抽检分离制度未能切实落实,容易产生伪造检验数据、出据虚假报告、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现行的业务管理体制中,许多权限掌握在一线执法人员或现场审核人员手中。第1页共19页这些工作人员职务不高、工作辛苦、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很大,有效监督制约他们的制度还不健全,是发生腐败行为的主要廉政风险源。(四)监督力度不够,查处不严。一是监督能力不强。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还存在业务不熟、能力不强、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大多只是变动监督、事后监督,监督的效果有限;二是监督力度不够。尚未有效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监督资源,建立起联合监督的工作机制。社会监督没有形成气候,管理服务对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形不成内外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监督力度明显不够,许多问题难于及时发现和制止;三是查处力度不够。个别单位领导怕影响集体荣誉、怕受牵连,对违法违纪问题竭力捂着、盖着,影响了查处工作的开展。有些纪检监察干部与被查处人员平时学习工作在一起,对违法违纪人员的查处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对腐败问题的查办“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二、建议对策党风廉政建设是质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质监部门和干部个人荣辱兴衰的“生命线”.加强新时期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廉政建设全面融入质监事业发展大局中,进一步提升对质监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健全和完善质监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丰富质监系统廉政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质监廉政建设的保障机制,重点要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制度的规范性、强化监督的约束性上下功夫(一)构建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廉政建设,教育是基础。要切实把教育作为质监系统廉政建设的长效治本工程,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教育的吸引力,解决质监人员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以及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抓好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效果,必须紧贴质监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挖掘廉政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说服力、震憾力和感染力。一方面,加强正面示范教育。通过树立身边第2页共19页先进典型,宣传奖励先进,营造创先争优意识,从正面启发、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形成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达到正面示范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反面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