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 第一篇: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 原创:冷海卿 春秋军事家管仲有句名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重要讲话《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意味着重犯》中指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山东古称齐鲁,自古先贤闪耀、豪杰辈出。革命战争年代,更是涌现出无数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了齐鲁大地厚重氤氲的红色基因,需要后人铭记、传承,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从这个意义上讲,XX 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编印的《山东红色故事》一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铭记先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的优秀载体和生动平台。 生活中,我们曾无数次重复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在亲身践行的过程中,除了身体的伤痛苦楚,可能还要面临付出生命、牺牲亲人的艰难抉择。 在《山东红色故事》里,有许多这样的抉择—— 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在 XX 省 XX 县区大王镇刘集村,刘良才、刘考文、刘世厚 3 位农民接力传承,誓死守护《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如今,这本《宣言》陈列在 XX 市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1939 年,在日寇铁蹄践踏下,沂蒙山区烽火弥漫,生灵涂炭。XX 县区农村妇女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创办了战时托儿所,和两个儿媳一起呵护抚养了一大批革命后代,自己的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却因缺奶少粮,先后夭折。 第 1 页 共 9 页 1941 年,日寇纠集 5 万兵力进攻沂蒙山根据地,一位身受重伤的八路军战士被 XX 县区哑妇明德英所救。见小战士嘴唇干裂、昏迷不醒,家里水缸已见底,明德英情急之下毅然解开衣襟,把奶水一滴一滴挤进小战士嘴里……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八路军 115 师一个班的战士住进 XX 县区东盘石沟村妇女方兰亭家里。看着战士们天天吃糠咽菜,骨瘦如柴,方兰亭心疼不已,偷偷把小女儿卖了,换回 20斤玉米。在鏊子前,方兰亭一边为战士们摊煎饼,一边默默流泪…… 孟良崮战役前夕,XX 县区牧马池乡东波池村妇救会长李桂芳接到紧急命令:5 个小时内在汶河上架起一座桥,保证部队通过。面对青壮年男子都上前线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这一窘境,沂蒙女性的睿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