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心得体会之一 以民为本善待群众——对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人才,在于群众。作为从管理职能逐渐向服务职能转变的公安机关,如何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每位公安民警的必须苦练的基本功。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思考之一: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三个要求” (一)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回顾公安工作走过的历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随着公安工作重心的转移而提出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放初期,群众心目中的公安是维护政治稳定,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外敌入侵,防范国内反动残余势力和阶级敌人的破坏的专政机关。从当时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来看,帝侦科排行首位,政保科排行老二。因此,解放初期公安工作的重心显而易见。 60-70 年代,公安工作也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当时虽然也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为已任,但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人民公社化方面,侧重于与各种敌对势力作斗争,打击的重点对象是阶级敌人。因此,其主要任务强调的仍是一致对“外”的职能,对“内”即对人民服务的职能仍然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80 年代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在继续强化打击、管理职能的同时,服务职能也逐步加强,公安民警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 21 世纪,全国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提速、全面发展第 1 页 共 7 页的阶段,为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公安机关紧跟时代步伐,也全面倡导并实现了从管理向服务职能的转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了公安机关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是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1999、20xx 年,公安机关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分别开展了“三讲”和“三项”教育活动,实行开门纳谏,开门评警,广泛深入地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直观地了解到党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