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兵法》有感 读《教师兵法》一书有感 ---南阳二十二中张旭珂 上学期,我自己研读了三十六计,深感古人的智慧和机智。放暑假前,学校给我们发了《教师兵法》一书,读了以后更是五体投地,刘坚新教授居然将古人的孙子兵法和当代教师的教学实践如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耳目一新,记忆深刻。这本书写的非常有特色,又非常实在,读了以后我受益匪浅,感悟很多。 感悟一:时代要求我们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呼唤自主化教育管理。在本书的第九计,隔岸观火中,刘坚新老师深入讲解了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诗人乾康有诗云: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用之于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中适当放手,从学生生活的时空适当的撤退,从简单机械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教育。领导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开悟。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严厉批评或谆谆教导只有在学生自己想通以后才有功效,否则都是对牛弹琴。打破教育外在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教师做一个幸福的旁观者,还学生以自我成长的广阔空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书中列举的例子也非常贴切,数九寒天开校门,全校轮流去打铃,插秧田里快乐多,老校长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开门,打铃,劳动,锻炼学生自己感悟生活和动手能力,起到了比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令人肃然起敬。 放手,需要老师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学生能干的,教师就不去做。(魏书生语)无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学会适时的懒惰,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的成功,不只是看你教的学生是否取得令你满意的成绩,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 因材施教是影响我们教师队伍几千年的教育思想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才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多元人才。第 1 页 共 3 页李希贵先生曾说过:牛同马赛跑,输的当然是牛了。但牛的失败并不能证明牛的无能,恰恰证明让牛和马去赛跑的人的无知。这句话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很有启迪意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践对学生的培养几乎都是不让学生成为自己:或者是成为某一个他人,或者是成为模式化群体中的一个。教育中,形式化的东西越多,学生越学会隐藏和虚伪。学校应该是一片净土,事实上,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多么杰出的人才,成功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