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医学知识专刊第四期 健康体检医学知识专刊第四期 健康人群的营养保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础。所谓“良好的生活方式”大致包括四项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维多利亚宣言将其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其中,合理饮食是基础。如果我们将“合理饮食”细化,我们可以提出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 12 大营养措施:1、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食物抗衰老”、“什么食物降血糖”…,诸如此类,实际是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 40 种,靠一种或简单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按照合理比例,广泛摄入各类食物,以达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每日应进食的食物包括: 一定量的谷类 动物性食品 蔬菜和水果 豆类制品 奶类制品 油脂和硬果类食物2、谷类是每日饮食的基础谷类是膳食能量的基本来源,应成为我们每日膳食的基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出现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超过谷类消费量的倾向,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极为不利。因此,要大力提倡发扬以“谷类为主”的中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肉类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而在谷类食物中,应提倡选用部分粗杂粮。因此,男性成年人每日应进食至少 5 两(生重)主食;成年女性应摄入至少 4 两(生重)主食。3、适量进食动物性食物,每周进食 2-3 次海鱼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有人担心动物性食物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实际上,合理适量进食动物性食品,不仅不会导致慢性疾病,相反,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更适合人体需要,其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同时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 n3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独到的作用。不进食动物性食物,可能导致必需脂肪酸、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确实,导致负氮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同时也难以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因此每日进食 3-4 两瘦肉(少用或禁用肥肉和荤油),每周进食 2-3 次鱼(特别是海鱼)对预防慢性疾病是需要的。4、每日进食 2 两豆类及其制品大豆是优质植物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 30-50%,且富含人体需要的 8 种必需氨基酸,是植物性食品中唯一可与动物性食品相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