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时——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知识】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有两个含义: (1)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位置各因素的相互关系2.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影响内容举例发展变化气候热量 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 不同热量带有不同水果和农作物 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可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范围,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使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光照 品种、产量 ①植物 90—95%的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 ②有的作物喜光,如玉米;有的耐阴,如大豆。降水 分布地区 小于 250㎜地区,又无灌溉水源,就没有种植业。地形(类型、海拔、坡向) 直接影响:规模、水利化、机械化 平原农场规模大,易水利化,山区则相反;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利于发展种植业。间接影响:种类、分布 山地形成垂直气候,发展垂直农业。土壤(肥力、盐碱性、土壤层的厚度) 种类 影响作物的宜种作物(酸性红土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适宜种沙棘、枸杞。) 产量 影响作物的产量(肥沃的冲积平原,多为农业高产区。)水源(灌溉条件)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如西北地区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类型和规模 需求是增加或减少;影响面积扩大或缩小。需求品种变化影响类型和规模 市场条件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政策 推广技术,增减面积,调整布局和结构 提价或压价,使面积扩大或缩小 交通运输 质量和效益 交通便利,鲜活农产品不易变质,效益好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劳 动 力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云 南 昆 明 附 近 发 展“彩色农业”(花卉业)具有地价低、劳动力廉价而丰富的优势科 技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如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化①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 4000 米高度;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② 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③ 改 变 农 业 生 产 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 农 作 物 全 年 播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生产 3. 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1)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