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部“课程资源项目组”报告人:康长运博士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和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指定领域: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非指定领域: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高度依赖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切课程内容的编排都来源于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直接来源于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是在学生对现实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统一于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知识与知识的获得是融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发展性出发点是课程资源的训练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发展,所注重的是知识的训练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基于真实的任务和情境,亲身探索和体验课程内容,在自身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学会学习与生活的方法。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