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VIP免费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_第1页
1/5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_第2页
2/5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_第3页
3/5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14-05-1116:22:21|分类:课题|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一、理念概述:所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关键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结合我县教育实际,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制订此方案。在全县推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三、工作目标:(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四、实施步骤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教研室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第一阶段培训力争达到骨干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1、教研室负责对初中骨干教师及学区研训中心相关学科教研员的培训。(2014年9月)2、学区研训忠心负责对辖区学校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2014年10月)3、教研室结合装备科与督导室采用抽查与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检查。要求每学年中学教师为50个附课件教案,小学教师为30个附课件教案。检查结果纳入督导室对学区及初中学校量化管理中。评定分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4、优秀课件评比。由各学区推荐上报,必须是首创,依照“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见附件一)评选设一二等奖。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力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014年11月)2、局督导组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二)不定期对各校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验收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通过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我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我县教育现代化水平。1、学校评选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三)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学校将每学科第一名上报教育局。2、县级选拔由学区推荐教师参评,分设一二三等奖。3、推出示范课教育局将组织评委对各学区推荐上报的课例进行选拔,每学科确定一人为县级示范教师。县级示范课时间和授课地点由教育局统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