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巡视利剑》有感:利剑锋芒民心所向 利剑锋芒民心所向 ——观《巡视利剑》有感 王卓俊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定不移深化巡视工作,将巡视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大举措要义的集中阐述。作为基层纪检干部,观看《巡视利剑》专题片的过程,也就是历数巡视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重要收获的过程,心中包含着欢欣鼓舞的热忱。 利剑之威形成震慑 《巡视利剑》第一集,首次详细披露了通过巡视工作,发现王珉、苏树林、武长顺等人违纪违法事实的诸多情节,其中有个细节最令我印象深刻,每一个涉及重大问题的领导干部在得知巡视组即将进驻时,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紧张不安,慌忙掩饰罪证——心存侥幸,企图蒙混过关——归案落网,留下终身悔恨。这些“老虎级”的人物纷纷在巡视组面前败露,由此可见,巡视巡察工作绝不是走过场。随着工作深入被巡视单位的“深水区”,直至见不得光的“禁区”时,问题会愈加清晰,气氛会愈加严肃,震慑作用将一再彰显,“老虎、苍蝇”也会现出原形。 利剑之刃剑指问题 “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是巡视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巡视工作的根本目的。问题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就是“巡视利剑”首先要剑指之处。“巡视组既没有在被巡视单位工作过,日常也没有过多的工作交集,怎么会清楚哪里存在问题,哪里能发现线索呢”,这不仅仅是被巡查单位某些侥幸心理的来源,同时也是部分群众对巡视工作效果的疑虑。然而《巡视工作条例》如同一本剑谱,指导巡视组用好“剑法十三式”,用巡视利剑护党护国。王珉、苏树林、武长顺在访谈中也提到各自在巡视期间用尽办法掩盖事实、混淆视听,但巡视组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断让事实真相和问题线索浮出水面,最终还是发现了第 1 页 共 2 页他们的狐狸尾巴。纪录片通过这些真实案例,向广大党员干部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在组织面前企图敷衍塞责甚至隐瞒蒙骗的人,最终也是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 利剑之芒温暖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十二轮巡视共处理来信来访 159 万件次。如此惊人的数字让我深深感到,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是多么拥护,对净化政治生态是多么期望。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这些问题看似“不接地气”,实则牵动着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根源变质了,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