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灰犀牛》有感:化危为机风雨兼程 化危为机风雨兼程 ——读《灰犀牛》有感 李爱红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爱红 灰犀牛,生活在非洲草原,离我们很遥远,体型笨重,反应迟钝;对我们很友善,饮水食草,与世无争,与我们无关。但是,我在《动物世界》节目里见过它被忽视后的张狂,被激怒后的凶残,似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冲向任何敌方。 我更是在现实社会里见过被学者概念化的"灰犀牛",即概率极大、冲击力极强的各类风险和危机,比如因执行重大政策出现偏差、破坏性创新科技、法纪涣散等爆发时对世界、对人类、对单位、对个体产生的毁灭性灾难。 读完《灰犀牛》一书,既惊恐万状、毛骨悚然,也醍醐灌顶、心明眼亮。这头概念化的犀牛,它不在美丽的非洲草原,它有时在仙桃大地,在人社系统徘徊、张望、蛰伏,静静地等待着,等待野性被唤醒、机关被触动、冲锋被开启…… 我作为一名单位管理者,《灰犀牛》一书给予的警示与启迪尤为宝贵和重要。 一、不能无视危机的存在,要正确认知 在《灰犀牛》一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指出过去众多危机都有明显的先兆,但是这些先兆都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所以,我觉得无视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 一是要正确认知危机的客观性。在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和国内各种矛盾凸现的大背景下,危机暗流涌动,南海自由航行、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泡沫等等,都足以导致国际国内的大动荡,这些极易爆发的大概率危机,如同一头吨级重的灰犀牛,愤怒地喷着气,一只脚在刨着土,直直地盯着你,随时准备向你撞过来。面对危机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可能无法预知细节和准确的时间,但无法狡辩或忽视它的存在。 二是要正确认知危机的现实性。灰犀牛虽然远在非洲草原,第 1 页 共 4 页我们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时刻爆发的危机却在我们身边。人社部门作为最重要的民生部门,面对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特别是社保征收体制改革,如何做好征缴衔接、规避基金风险,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保遗留问题,值得深思。如何围绕中央提出的"六稳"要求,最大限度稳定就业,规避规模性失业风险,都是我们不敢否认的潜在现实风险。 三是要正确认知危机的紧迫性。曾经经历过危险的人都会在事后跟你说,他们本来应该在一切来得及的时候抽身而出、躲避风险,但无意识的倾向性、任性的执念、误判导致他们否认危险信号的真实性,未能及时避开"灰犀牛"的奔袭路线。当前,在人社领域,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