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寡妇读后感 1500 字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 原创:小木 第九个寡妇的读后感很久想写了,总是挤不出来时间。发现写在本子上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容易遗弃。这个公众号开了也没什么人看,我就当作我写读后感的一个地方了。这还挺奇妙的,感觉是自己一个人小小的空间,在这里记录着精神世界。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头看看,会被当初幼稚单纯的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 近段时间比较喜欢得中国作家是余华和严歌苓,余华是笑着笑着就把人写死了,严歌苓呢,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温柔。为什么说是残忍的温柔呢。因为故事中描述的生活坏境都是恶劣的,残酷的,但是总有点人性的温柔在里面,让你觉得不至于是人间地狱。严歌苓还特别擅长写繁华和落寞之间的一线转换,有人评价"反手为荒凉,覆手为繁华",繁华,荒凉,不过刹那间。 王葡萄呢,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也就是所谓的第九个寡妇。前面八个女人为了就解放军,牺牲了自己的丈夫,成了寡妇。而王葡萄救了自己的丈夫铜脑,但铜脑最终稿还是死于他人枪下,于是她成了第九个寡妇。 我记得我看的时候被王葡萄感动得泪眼汪汪,她不是个什么所谓英雄人物,但她身上那种有种侠气。这种侠气,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无论你贫穷富贵,地位变化,我对你不改初心。最明显的例子在于王葡萄对于她的养父孙怀清和那位朴先生。孙怀清在王葡萄小时候买她来做童养媳,平时没少让她干活,但同时教了她很多东西,真是把她当成亲闺女养的。那时候土改,批斗地主孙怀清,平时那些受这位孙保长照顾的乡亲,纷纷倒戈,鸡蛋里挑骨头,把一些根本无关紧要的事情拿在台面上讲,当作是剥削的证据。孙怀清被枪决了,尸体被送到乱坟岗。那么多个被批斗的人,只有王葡萄一个人去收尸。这一看不要紧,孙怀清居然没死,王葡萄第 1 页 共 3 页赶紧救活他,把他藏在自己家的红薯窖里。这一藏,就是三十几年。 还有那位朴先生,朴先生当初来到这个小镇上,是被当作文化知识分子来看,王葡萄也算对他悉心照料。后来去了城里,知识分子,风光一时无二。房子,车子,票子,孩子,面子都有了,可谓是五子青年。返回小镇上时,大家都亲亲热热地叫着,只有王葡萄淡淡地打了一声招呼:"老朴啊".后来老朴在文革种被打成反党老朴,众人避之不及,老朴被安排下放。他当时只是觉着,连妻子都背叛了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不会,就是王葡萄。所以老朴故意说:"千万不要把我放在王葡萄那个养猪地地方。"他就顺利地去了。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