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VIP免费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_第1页
1/15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_第2页
2/15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_第3页
3/15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城规一班黄星 14202070117 一、城市发展规律及典型特征城市化规律研究原型 英国 早期城市化或工业化时期 (起步早水平高有典型意义) 美国 后工业时期尤其是新科技革命后的典型(带有“原型”特征)其发展进程、较少受外来偶然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战争、名族纠纷、边界争端、自然灾害)十九世纪后末政府对城市干预少,使得市场经济对城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很多美国学者据此认为大都市连绵区是未来美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美国三个大都市连绵区:纽约为中心东北大西洋沿岸 以芝加哥为中心中西部大湖区 以洛杉矶和旧金山为中心太平洋沿岸结论: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大都市区的优势: 1、有利于产业群发展(硅谷-计算机硬件、软件、资讯公司)降低存储交通通讯公共事业运作费用。 2、商品服务有更大市场、更专业劳动力、更全面复杂的交通和通讯网《2000 年市长协会报告》: 详细列举了大都市区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主导作用,得出结论: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必须集中在这些大都市区的需求上而不是人为的政治界限或行政划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变量),大都市区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在全球竞争力的主导力量。 从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到两个互为表里的趋势 1、人口的相对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只是在不同时期人口密度有所不同 2、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空间结构上就会有所变化、表现为大都市区化中心城市的地位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变化(辐射作用)十九世纪后:中心城市是制造业大本营二十世第 1 页 共 15 页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制造业外迁 七十年代:完成从制造业中心向生产服务业和信息中心的转变(中心城市人口发展趋缓) “阳光带”崛起的影响以及评价 1、西部崛起东部任然有实力 2、西部经济发展但是也给资深带来弊病(重视经济利益缺乏社会效应考虑 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 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对美国中西部、西部、南部等区域的城市化与城市兴起做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美国区域经济结构性的变化即美国经济重心西移这一重要现象。在此带动下西部和南部在全国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日趋显要,东北部和中西部则相对下降。纽约崛起原因: 1 地理位置(海港城市大西洋沿岸城市中间点类似桥头堡)2 顺应地区开发需要(运河铁路开发腹地辽阔提供市场原料)3 工商金融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