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砍掉成本企业家的 12 把财务砍刀》有感 近日按照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安排,我在工作之余阅读了李践老师的《砍掉成本-企业家的 12 把财务砍刀》一书。虽然本书没有太新的观点,但是我认为本书还是汇集了市面上各种“企业管理”书籍中关于“成本管理”的论调,为我们展示了“成本管理”方法和原则。虽不成体系,但对读者有益。在此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读后心得体会。 一、对本书的总体印象 本书是在 08 年初,美国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经济危机爆发时编写的。本书的立意在于为各企业主找到一种避免企业倒闭,而能顺利“过冬”的方法——“什么是过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削减成本、砍掉成本。(见本书序言)”。虽然本书旁征博引并进一步捏合为一种成本管理体系,但我认为“过冬”的立意是本书的最大卖点。 07 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07 年下半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意识到“冬天的到来”,08 年中期人民币汇率猛涨,外部需求锐减,融资困难,经济状况日渐入微,各种关于企业如何“过冬”的书籍铺天盖地而来。珠三角、长三角关门的企业数以万计,是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弱么。不。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成本管理能力是很强的,不然也不会在全球的制造业市场具有比较优势。那为什么企业倒闭呢。 我认为企业倒闭的原因有二,其一在于企业所在的经济领域变坏了,原有客户不再消费;其二在于企业主基于对未来的经济预期走弱,而抽掉企业资金入楼市(保值需要)。 本书立意观点理论基础过于牵强,砍掉该砍的成本,企业不一定活下来。本书观点类似与“功利式”管理道德观,体系支撑是“科学管理”,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应用。某些企业按照本书的各种观点逐一施行的话,执行者“死掉”的可能性更大些。本书作为一本畅销书,是在满足读者的一种快感,而这种快感是建立在读者对“冬天”到来时的一种恐惧。迎合了社会热点和读者的需求,大多时候,其实读者是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的。 第 1 页 共 21 页 二、成本管理——企业管理永恒的话题 面对全球经济挑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生存无比艰难,砍掉成本虽然有时候会有道德风险,但它为继续生存创造了良好的资金储备,是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本书集合了市面上各种“企业管理”书籍中关于“成本管理”的论调,为我们展示了“成本管理”方法和原则。以一个数字化的公式“10-9=1”直观地揭示了“收入、支出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要提高利润,减少成本与增加收入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