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会组织构建和谐校园——浅谈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的思考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其实质是强调员工拥有持续的学习力,快乐的工作环境,不断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愿景。工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带领职工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针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特点,如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提高工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学习型组织的实质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学习理论,其实它是一种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提出时间早于企业再造理论,但它的应用却要晚于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推广是因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在一些实践中纷纷失败。与它们相反的是,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使当今很多著名企业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五项修炼”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主要内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管理技巧,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人类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五项修炼”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之一,它倡导的是将一个人修炼成一个学习的人,一个组织修炼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是注重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涉及个人和组织心智模式的转变,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强调以组织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1、实质之一:持续的学习力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着重强调的就是一种持续增长的学习力。学习力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分别是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这个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2、实质之二:快乐的工作学习型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所谓能体会到生命意义,也就是能够实现快乐工作。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一层是温饱,第二层是安全感,第三层是归属感,也就是人人都想归属于一个好的组织。第四层是尊严,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无法给员工足够尊重的组织,必然不能获得成功。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要获得生命的意义。学习型组织正是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生命意义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非常强调生命意义。所以,学习型组织可以有效地满足人的最高层需求。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就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学习力文化。学习力文化要求企业在重用人才方面,以人才的学习力作为参考的标准。对人才的重用不仅仅取决于学历,更多的取决于学习力。一定要把重要的工作交给那些学习力很强的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根培植得更深。二是快乐工作文化。快乐工作文化就是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快乐工作的氛围,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员工能够在实现个人生命意义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只有这样的快乐,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快乐。3、实质之三:把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不断地创新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大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一个组织整天学习而不能把学习转化为创造能量,那就不是学习型组织,那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组织。当今世界上的学习共有三大类型:(1)转化为创造力的学习。这正是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学习。(2)无效的学习。这种学习往往是一种形式主义,从开始到结束只是走一个过场,但是这种学习在很多组织中普遍存在。(3)转化为破坏力的学习。这种学习会给人的思想蒙上阴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危害社会。转化为破坏力的学习,情节重者类似法轮功。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摒弃后两种学习,要积极推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