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行文如何紧扣题 考情点击 某省一位作文阅卷组组长曾这样说:你(指考生)的作文应该是为这个作文题量身定做的,如果让阅卷老师努力找出你的作文与文题的某种联系,这样的文章实际上已偏离了题意。这句话道出了考场作文要紧紧扣住题意的重要性。的确如此,考场优胜作文的条件很多很多,但首要的、必要的条件是必须紧紧扣住题意。这一点无论是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都不能放松。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审准题固然重要,但把审题落实到实际行文中尤为重要。许多考生虽说审题审得准,但未必能紧扣题意。如行文总是与题意若即若离,或者,扣题扣得很生硬,大有硬贴标签之嫌。写议论文的考生,扣题还算可以,而写记叙文的考生,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点题,或者只在文章结尾轻描淡写提一句。 这些,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是很危险的。 佳作看台 绿色生活 (2010 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那是一块地,一块青草地。那时的生活是绿色的,因为,有这块地。 开头直接入题,“生活是绿色的”,表述与题目同意,但语言表述形式不同。 那片地上什么草都有,参差而杂乱,远比不上城 里的景观草坪美观,但我总觉得这里多了些什么,一 种自然,一种蓬勃,一种生命的本真。 这两节虽未直接点题,但已暗扣题旨描述“绿色生活”。第二节画线句描述“绿色”,第三节画线句揭示“绿色生活”内涵。 总怀念那天高云淡、芳草青青的日子。曾几何时,那片绿地躺在城市的近郊,尽情地呼吸,恣意地生长,没有人能打扰它的安宁,它的欣喜,它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蓬勃而淡然,我也以为。 那时的我总爱待在这里,一坐一个下午,这块地踩上去软绵绵的,但却厚重无比,不像城里的水泥地,虽然坚硬,踩上去总觉得空荡荡的。 看那些草恣意地生长,任生活被绿意染透,绿得 闲适而舒畅。 再次回应题目,但语言形式已与开头文字“同而不犯”。 城市像发酵的馒头,像是要吞没一切,推土机轰鸣着,翻起那一层层的泥土。我看见那原本蓬勃的青草已然发黄、干枯,它们的根裸露在外,任风摆弄。 我愣在那里,心中一阵痛,泪无声地漫出眼眶。 为什么?为什么要夺走这一片绿意?夺走这春天 的芳草依依,这夏天的繁花满地,这秋天金黄的热烈, 这冬天莹洁的静谧。 我不明白。 绿色,澄净,闲适,似乎与现代化的社会格格不入,人们拼命地追逐,追逐着名,追逐着利,一刻也不放松,人们喜欢红色,红色代表着财富,代表着利益。 “煮酒话桑麻”已成为一种奢望,“稻花香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