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黄桥中学 2012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复习 语文 组 •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二)能力培养目标 1 、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 、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 、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咏史诗 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 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篇目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咏怀古迹 》抒发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的感慨刘禹锡《台城》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虚实结合、对比 《念奴娇 赤壁怀古》抒发自己功业无成、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 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抒发爱国情怀用典韦庄《台城》 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惋惜和悲痛之情 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蜀相》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对肃宗的抱怨,对唐朝前途的担忧,对自己身世的感叹。 借景抒情、反衬 叠题乌江亭从人心向背的角度,评价项羽失去民心。题乌江亭从兵家角度,评价项羽不能忍辱负重,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讨论并概括: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一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1 、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怀人伤己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