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的故事》教案李家畔小学 尹辉一、教析分析:本课教材以童话故事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由感觉到“知觉”,从而了解未知神奇世界的内部规律。“小木偶进入鲸鱼的肚子”,“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肚子里打滚”是学生成长经历中听过的童话故事,以此引发学生对事物内部构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思想感情进行探索的心理。教材中的《马妈妈和它的孩子》、《在大鱼肚子里跳绳》、《在大鱼肚子里游泳》,让学生发挥想像,体验对事物的形态、色彩、细节、特征的口头表达,加深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和鸭妈妈一起游泳》、《大鱼妈妈和它的孩子》则进一步启发学生发挥想像力,运用各种材料对事物形态、色彩、装饰的创意表达。 二、教学目标:1、能观察和关注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能运用夸张变形,组合的形式来表达对事物内在本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力。2、通过唤起记忆、触觉感官体验学会观察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通过作品的对比欣赏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培养学生想像力与审美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三、教学重点:能描绘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画面装饰。四、教学难点:能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细部结构进行丰富的想像。五、教学准备、课时数:多媒体课件、范画、彩笔等,2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学们,老师在小的时候听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小木偶奇遇记》,不知道同学们听过没有?下来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老木匠找到了一段神奇的木头,他用这块木头制作了一个会说话的小木偶,小木偶叫他爸爸,小木偶经历了许多磨难,与爸爸分开了,他在寻找爸爸的途中,掉进了大海,被一条大鲨鱼吃到了肚子里,他哭着、喊着:“救命啊!救命!有人能救我吗?”“你要谁来救你,我是条可怜的金枪鱼,你是什么鱼呢?”“我不是鱼,我是个木偶”小木偶回答。就在小木偶和金枪鱼说话的时候,小木偶突然看见远处闪烁的小亮光。他要去看看,勇敢的小木偶在漆黑的鲨鱼肚子里摸索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小亮光靠近。那亮光越来越清晰,小木偶终于走到了那个地方,那儿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绿色的玻璃瓶,上面插着一支燃烧的蜡烛,桌子旁边坐着一位老爷爷,他正在吃一条活鱼。看到老爷爷,可怜的小木偶高兴极了,他张开双臂,扑过去紧紧地搂住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