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龚自珍病梅馆记1 、辨析文中的“夭”“病” “全”“复”等词的活用现象; 2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3 、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 ` 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4 、背诵课文教学目的作者简介• 龚自珍( 1792—1841 ),字人,号定庵。我璱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他同魏源、林则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宣传改良主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起了推动作用。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病梅馆记 这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先生于 1839 年写的一篇影射当时政治现实的文章。 1839 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当时清王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清政府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更长久地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图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扼杀,龚自珍敏锐地预感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和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达自己要求改革,拯救人才的愿望和决心。 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八股文 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梅园之梅龙蟠之梅邓尉之梅西溪之梅给下列下点的字注音:• A 、蟠( ) B 、欹( ) C 、斫( )• D 、鬻( ) E 、遏( ) F 、癖( )• G 、诟( ) F 、稚( ) H 、贮( )• pán qī zhuó • yù è p ǐ• gòu zhì zhù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结合注释讨论、理解文章内容。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名词 , 用作动词,约束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