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科网项脊轩志作者介绍 归有光 1506—1571 字熙甫,号震川 明朝昆山人 著名散文家 自幼苦读, 9 岁能文, 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 35 岁才中举,后 8 次考进士落第。 项脊轩志作者介绍1506 年 1 岁 ) 生于江苏昆山1510 年 5 岁 ) 开始读书1513 年 8 岁 ) 丧母1523 年 18 岁 ) 写《项脊轩志》,抒怀1528 年 23 岁 ) 娶妻魏氏1533 年 28 岁 ) 丧妻1538 年 33 岁 ) 补写《项脊轩志》1540 年 35 岁 )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 年 60 岁 )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 年 63 岁 )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 年 65 岁 )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 年 66 岁 ) 病逝学科网项脊轩志作者介绍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 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一人而已”。项脊轩志 归有光,字熙甫,号 ,别号 ,世称 ,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 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有《 》、《 》、《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具体而言,选材上多着眼于 ,以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 、 ,感情 ,细节 。其散文对清代的 派影响很大。震川项脊生震川先生震川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家庭琐事清淡朴素自然亲切真挚深沉生动传神桐城常识小测学科网项脊轩志题解 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 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也有这样的解释,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从“项脊”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项脊轩志学习重点: 1. 积累重点字词语句; 2. 借鉴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情感的技巧。项脊轩志注音与诵读 渗漉( shèn lù ) 修葺( qì ) 垣( yuán )墙 栏楯( shǔn ) 偃( yǎn )仰 啸( xiào )歌 兀( wù )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