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读《小学班主任的 78 个临场应变技巧》有感石峰区 荷花小学 陈琳初为人师时手忙脚乱,酸涩无奈的日子还似昨日再现。转眼间,我已在班主任之路上艰辛地摸索、跋涉了四月有余。班主任之路,任重道远,我有幸读了全国第二届班主任走进心灵金笔奖获得者许丹红老师的《小学班主任的 78 个临场应变技巧》,书中的点滴智慧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多了一些从容和淡定,也收获了不少的感悟。班主任的每一天,是烦琐的,也是非凡的;是欢乐的,也是郁闷的;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但这与大江东去无关,与豪迈悲壮无缘,与荡气回肠无干。更多的是繁琐的小事:哪个学生迟到旷课了,哪个学生追逐打闹了,哪个学生上课开小差了……然而,灿烂星河由无数星星汇聚,丰功伟绩也由琐事小事积累。许丹红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有心的班主任,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学生的点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把问题解决在细微之处,消灭在萌芽时,于无痕处见教育,真正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颗爱心对待学生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低的层次有了保障时,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现在的孩子们不愁吃穿,因此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比如情感上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具备“心理工作者”的角色意识,遇到问题时明白孩子们的心灵需求,或谆谆善诱,或教会孩子发泄情绪,或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用一颗爱心对待学生。一颗爱心对待学生,是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时的“表扬”——设计“痴爱语文龙虎榜”,让孩子们推荐榜首,通过“冷幽默”的方式,对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孩子进行一番隐性批评;一颗爱心对待学生,是面对不愿意起立回答问题的学生时的淡定——不露声色,平息众生的好奇,正常上课,装出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然后,找机会私底下与孩子交流。一颗爱心对待学生,是当学生骂老师时的宽容大度——巧妙地转个弯,挖掘这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其他学生明白他是不会做这样低素质的事情,既给这个孩子留足了面子,又保全了班主任自己的面子。正如陶行知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一颗爱心对待学生,你也将收获学生们的心。一颗真心对待家长班主任这个角色,注定要与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家长的文化素养、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新时代的家长们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不小心,班主任就会陷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