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泉映月设计VIP免费

二泉映月设计_第1页
二泉映月设计_第2页
二泉映月设计_第3页
1《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中心小学 张莉霞教材分析《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但课文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先走进阿炳的生活,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特点。然后再让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和优美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重点词语。2、有针对性的朗读课文,对比阿炳的童年和中年的两个中秋夜的不同之处,融进阿炳的生活,进行情感体验。23、能联系课文内容倾听音乐,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体会《二泉映月》琴声中的情感基调。 4、通过品文,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争、对光明的不懈向往和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4、5节。6、能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情感共鸣,进而将自己的感受用笔写下来。教学重点:1、通过精读文本,对比出两个中秋夜物是人非的不同点,进而体会阿炳命运的悲惨,引起情感的共鸣。 2、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2、通过朗读穿越时空走进阿炳的生活,去感悟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变化,感受他的精神品质。教法、学法设计:3 1、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运用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将学生带进阿炳的生活;2、乐曲带路,情感熏陶。让学生在反复的倾听中走进阿炳,于品读体悟文本中与阿炳进行情感共鸣:想阿炳之所想、悲阿炳之所悲……3、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得到位、引得恰当、品得入情入境。教学准备:1、阿炳其人其事及相关资料;2、二胡曲《二泉映月》,歌曲《二泉吟》;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中小学资料+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