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国学 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选自《论语·子罕》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的。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选自《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评析】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1.简介 海因里斯·格姆科夫是一位生活于20世纪 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德国的学者,著 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研究者。 2.作品 著有《马克思传》《恩格斯传》等。 3.评价 著名学者、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研究者。 二、写作背景 这部传记由民主德国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研究者海因里斯·格姆科夫等人撰写。全书阐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包括其各个时期的代表著作,生动地描述了他与恩格斯的真挚友谊,他的家庭和对子女的教育,以及支援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