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以丰富多彩的美术绘画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五册第三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在此之前学的两课都是以颜色为主,而这课正是在童话的基础上用颜色更好的渲染。本课以漂流奇遇为主线,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了“大人国”或者“小人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的知识窗中揭示了“大”与“小”的对比性,目的是通过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更深的理解“大”与“小”,从而为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教材上的学生作品,颜色丰富,“大”与“小”对比鲜明,对学生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五)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油画棒等。二、 学生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上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三、 教学设计(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欣赏图片,讲述 《 格 列 佛 游记》导入新课。教 师 出 示 一 组格列佛的图片,讲 述 格 列 佛 在大 人 国 和 小 人国的奇遇,导出课题。学生观看图片,明确课题。以直观、学生感兴 趣 的 图 片 导入,用动人的故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2.探究学习。揭示 大 与 小 的 对比性。打开课本,知识窗里的内容,设置问题,学生自主探究。(1)这辆小轿车是大还是小?(2)在不同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