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谈《荷塘月色》里的“风”VIP免费

谈《荷塘月色》里的“风”_第1页
1/1
谈《荷塘月色》里的“风”打开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常感凉风习习。尽管它们多是“微风”“轻风”“清风”“小风”,极少“大风”“狂风”……然而风力虽小,作用却甚大。它们不仅是构成美景佳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在其中起着更积极的作用,使那风光更旖丽,景色更诱人,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将人们送进微醉微醺的艺术境地。本文以《荷塘月色》为例,加以分析。在《荷塘月色》里,“风”是作者写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看成是整个景动感的灵魂。作者在写景时,先写了荷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细致的工笔和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分别对荷叶、荷花的形神、色香、资质作了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使我们感受到了荷叶、荷花的美。不过,那叶和花似乎还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给我们的美感还是零散的。这时,作者的笔下生风,一掠“微风”从天而降:“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此时,叶动花颤,流香如歌,溢彩如波,叶与花、形与神、色与香浑然一体。那零散的美感在微风中化合了,人们也不知不觉地全身心地沉醉在这美景胜境之中了。这样的“微风”是聚美的磁铁,是色、香、味酿成的琼液,是催人人醉的最后一滴美酒。朱自清散文里的“风”就是这样,常常出现在对自然景物从形、色、味、声、质等方面一一细加描绘之后,借着一股风力,将一切景物统摄于一个运动节奏之中,并夹带着从这些景物中摄来的味与声,让读者从视觉、嗅觉、触觉感受到的美的诱惑,在通感中融会、凝聚,形成一股合力,使你一下子身不由己地被摄进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里去。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荷塘月色》里的“风”又是转换层次的潜流,组接画面的针线。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着力描绘的是荷塘月色,而荷色与月色又是分别在第四、第五两节文字中各有侧重地得以描写的。那么文章是如何由对荷色的描写过渡到对月色的描写的呢?在先写荷色的第四节的后半段,“微风过处”,田田的荷叶“宛如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由这“波痕”自然会联想到叶子底下的“脉脉的流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谈《荷塘月色》里的“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