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 当今信息技术是由信息采集、信息传送、信息处理的三大系统组成,传感技术是属于信息采集的一门重要技术。传感技在科研、国防、空间技术、和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都将传感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信息专业(包括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这门课有重要的意义。《传感技术》是计算机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需要有:《大学物理》、《积分变换》《电路与电子学》、《电子测量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单片计算机技术》、《接口电路》等课程为基础。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对计算机综合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课程目标1. 知道《传感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该课程的研究领域和技术前景;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 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拓宽应用的领域和范围的思路和概念。3. 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4. 掌握传感器电路和计算机配合应用的方法。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引论1.1 传感器的发展和作用1.2 传感器的定义1.3 传感器的分类1.4 传感器的性能和评价√√√√2 应变式传感器2.1 电阻应变效应2.2 应变计的主要特性2.3 应变计的粘贴2.4 电桥原理及应变计桥路2.5 温度误差及其补尝2.6 电阻应变仪2.7 应变式传感器√√√√√√√3 光电式传感器3.1 光电效应3.2 热释电效应3.3 光的吸收系数3.4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