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孔子 —— 创始人孟子 —— 亚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年幼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学成以后,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 20 多年。但当时,正是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做贤能的时候,所以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于是他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人 性 善 告子曰:“性 / 犹湍水也,决诸东方 / 则东流,决诸西方 / 则西流。人性/ 之 / 无分于善不善也,犹 / 水 / 之 / 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 / 信无分于 / 东西,无分于 / 上下乎?人性 / 之善也,犹 / 水之就下也。人 / 无有 / 不善,水 / 无有 / 不下。今 / 夫水,搏 / 而跃之,可使 / 过颡;激 / 而行之,可使 / 在山。是 / 岂水之性哉?其势 / 则然也。人 / 之 / 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说:“人性就像湍急的流水,东方决口就向东流,西方决口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于不善,就像水不一定向东流或向西流一样。” 孟子曰:“水 / 信无分于 / 东西,无分于 / 上下乎?人性 / 之善也,犹 /水之就下也。人 / 无有 / 不善,水 /无有 / 不下。今 / 夫水,搏 / 而跃之,可使 / 过颡;激 / 而行之,可使 / 在山。是 / 岂水之性哉?其势 / 则然也。人 / 之 / 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水确实不一定向东流或向西流,难道也不定向上流或向下流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水 / 信无分于 / 东西,无分于 /上下乎?人性 / 之善也,犹 / 水之就下也。人 / 无有 / 不善,水 / 无有 /不下。 今 / 夫水,搏 / 而跃之,可使 /过颡;激 / 而行之,可使 / 在山。是 /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