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1课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1课知识点_第1页
1/12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1课知识点_第2页
2/12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1课知识点_第3页
3/12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1 课学问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1 课讲解的是"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都有哪些学问点呢?接下来学习啦我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1 课学问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1 课学问点 一 、"百家争鸣'局面消灭的缘由及评价 1、缘由: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见。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转变。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进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取、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进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进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出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疼惜,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疼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见"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进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见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见"性本善'。 荀子也主见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出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取了一些其他学派的主动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好,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反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 (2)庄子,继承和进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见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确定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1课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