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简历1. 姓: 名: 字: ;2. 时代: ; 3. 籍贯: ;4. 先世: ;5. 曾任官职: ;6. 离开鲁国的原因: ;7. 周游列国的原因: ;8. 曾整理过的典籍: ;9. 主要事业: ;10.学说发展而形成的派别: 。 孔丘仲尼春秋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宋国的贵族委吏;司职吏;大司寇不满季桓子接受齐国女乐 \ 不听政等宣扬他的政治理想《诗》《书》《礼》《春秋》教育儒家 • 《论语》就是把师生间和他人的言论记录下来,各记所见闻编纂成书 语录体 “ 修己以安人”1 ,“修己”是前提,成为仁德之人。修己:修身养性。安人:就是爱人,爱他人。2 ,“安人”是目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判断句。是,指示代词,这。• 所:……的事物(人)• 以:介词,用。• 其道:正当的方法。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贱一句:判断句。去:躲避。得:得到(指得到摆脱贫贱的效果) 可以译为“摆脱”。 译: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君子是不躲避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 ,去:离开。2 ,恶乎成名:恶乎,宾语前置。 恶:何(什么) 乎:介词,于(凭)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 ,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2 ,于是:于,在。是,指“仁德” • 孔子对富贵、贫贱的选择态度 ?取舍标准是 什么?2 ,是否“以其道得之”1 ,不处也,不去也# 修己:用仁道的方式获得金钱和地位;用仁道的方式摆脱贫穷和低贱。 贤哉回也:谓主主谓倒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箪:音 dān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堪:忍受。 其;指示代词, 这种(穷苦)。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对比 颜回乐的是“道”,而不是“食”、“ 饮”、“在(居住)” 饭:名词作动词。 饭疏食,饮水饮水:喝白水 枕:以……为枕,把……当作枕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乐亦在其中矣:这当中也有乐趣啊! 矣:语气词。这种贫寒的生活,他为什么不想改变这种贫寒的生活呢? 义:正义;仁义。 且:并且,连词。 于: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不仁义的事而升官发财,对我(来说)如(过眼)浮云。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却“乐亦在其中矣”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在清贫中保持自己的情趣,在乐观中显现自己的豁达。 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