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到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湿衣晾干 D.酒精挥发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 10 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 含 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铝+氧气氧化铝B.氢气+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6、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玳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8、日本曾向美国借了 331 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原子中有 94 个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 150 个电子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4 gD.钚是金属元素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 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10、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 A 和 B,其中一份混入少量的 MnO2 ,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40 分)11.(6 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写符号,下同),含量最多的非...